• 首页
  •   >   学生事务
  •   >   学工动态
  •   >   正文
  • 学生事务

    生态法治绘就振兴底色 合工大学子探路小岗村生态价值转化新实践


    发布日期:2025-07-19    浏览次数:

    盛夏七月,合肥工业大学文法学院赴小岗村美好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奔赴“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开展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法治保障”为主题的社会实践。学子们深入田间地头、企业车间与政府会场,以法治视角为笔,以生态实践为墨,为这片改革热土的乡村振兴新画卷贡献青春智慧。






    雨后的清晨,薄雾轻笼着小岗村。实践队员们手持精心编制的《生态法治普法手册》,沿着青石板路走进白墙黛瓦的农家院落。“婶子,您知道吗,咱村里的井水、菜地都受《环境保护法》保护呢!”队员们借助村民庭院里郁郁葱葱的果树和蔬菜,用生动的“身边事”解读“法中理”,讲解农药化肥规范使用、生活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在村民周大姐家的菜园旁,看着长势喜人的生态蔬菜,队员们解释道:“这无农药的蔬菜,既安全又值钱,就是‘生态好、收益高’的道理。”此次普法行动覆盖80余户村民,将法治的种子播撒在乡土之中。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团队先后走访了盼盼食品和村自主品牌“蒸谷米”生产基地。在盼盼食品的展厅内,“绿色原料”“非油炸”等标识格外醒目,企业负责人介绍,其核心原料大量采购自小岗村及周边的生态种植基地。在“蒸谷米”的全自动化生产车间,一粒粒来自村集体生态稻田的稻谷,经过特殊工艺,蜕变为金黄喷香的优质产品。墙上的“生态种植基地认证”标识,清晰标志着小岗村正努力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和经济优势。

    实践期间,团队指导老师霍教授与凤阳县相关部门开展了专题座谈,这是此次实践的“重头戏”。地方政府介绍了小岗村以“生态+改革”为双翼的发展新模式,霍教授则结合调研实际,为小岗村发展“支招”:在美丽乡村建设上,提出“法治护航+文化赋能”双轮驱动,建议细化生态项目审批监管、开发融入法治元素的文创产品;在生态价值实现上,提出“市场激活+机制创新”,探索生态认证、碳汇交易,并构建“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全民共享”的机制,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






    短短数日,合工大文法学院的学子们用脚步丈量土地,用专业服务乡村。他们的笔记本里,记录下的不仅是企业的环保实践和村民的法治需求,更描绘着一幅“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振兴图景。此次实践不仅为小岗村探索生态价值转化路径提供了青年方案,也让学子们在广阔的乡土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担当。

    文 宋燕/赵月欣 图/张凯 审核/钟敏



    版权所有 © 2020 合肥工业大学 文法学院       学院地址 : 合肥市屯溪路193号      邮编:230009       联系方式:合肥工业大学56号信箱     电话及传真:0551-62902365   邮箱:wfxy@hfu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