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上午,学院组织本科生各年级学生骨干和第74期部分党校学员走进校史馆,开展了一堂沉浸式的场馆育人思政课实践活动,旨在充分利用校内丰富的育人场域,挖掘场馆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创新思政教育形式。
在校史馆专业讲解员的引导下,同学们沿着学校近八十年的发展脉络,深刻感悟了从“工业救国”到“工业强国”的精神传承。活动伊始,同学们观赏了合肥工业大学屯溪路校区的星盘模型,通过建校历程宣传视频,深切感悟建校初期的艰辛,进一步坚定“工业报国”的理想信念。在序厅浮雕长廊前,同学们驻足凝视,在讲解员对“工业救国”到“工业强国”精神脉络的解读中,初步锚定“工业报国”的精神内核;步入第一、二厅,“草棚起步”的老照片、多次迁址的史料记载,让大家深刻体会前辈办学的艰辛;邓小平同志视察的影像、成功试发火箭的实物模型,更让“不畏艰苦、敢为人先”的精神具象化,令在场学生由衷钦佩。第三厅的“改革记忆”展区内,邓小平同志题写的校名、与安徽工学院合并的珍贵史料,彰显学校融合发展的战略魄力;李宏塔、尹同跃等校友的成长轨迹,让学生们在生涯榜样中找到奋斗方向。第四厅及新时代成果展前,“双一流”建设的亮眼成绩、服务航母与大飞机等国家重大工程的科技成果,以及曹仁贤校友亿元捐赠反哺母校的深情,引发学生们热烈讨论,“以校为荣、为校争光”成为大家的共同心声。
此次校史馆参观,不仅让学生骨干读懂了校史中的奋斗密码,更将“自强不息、团结拼搏”的工大精神融入血脉。后续,学院也将持续推进“场馆育人”模式,计划组织学生走进工程认知博物馆、安徽博物院、合肥渡江战役纪念馆等更多校内外育人场馆,打造系列“行走的思政课”,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在新时代征程中贡献青春力量。

文/宋燕 王沐慈 图/李佳娴 审/钟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