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   科学研究
  •   >   科研动态
  •   >   正文
  • 科学研究

    关于申报2025年度“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优秀青年人才及创新团队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5-08-04    浏览次数:

    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我省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根据省委宣传思想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实施方案》(皖宣组字〔2023〕3号)及《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优秀青年人才及创新团队培育计划实施方案》(皖社科联字〔2024〕14号),现就申报2025年度“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优秀青年项目及创新团队项目申报工作通知如下:

    一、项目类别

    2025年度项目分“优秀青年项目”和“创新团队项目”两大类别,分别遴选青年英才项目5个,青年俊才项目10个,创新团队项目5个。

    二、申报条件

    (一)青年英才项目

    1.项目研究方向自选,拟开展的项目研究应聚焦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具有原创性、前沿性和前瞻性,项目成果在本学科专业或研究领域具有赶超国内外先进水平的潜力。

    2.项目主持人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敬业爱岗、学风端正、治学严谨。截至2025年1月1日,项目主持人男性应当未满40周岁,女性应当未满42周岁,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和博士学位,未获得省级C类以上人才称号。

    (二)青年俊才项目

    1.项目研究方向自选,拟开展的项目研究对本学科建设具有创新性构想,具有原创性、前沿性和前瞻性,项目成果在本学科专业或研究领域具有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的潜力。

    2.项目主持人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敬业爱岗、学风端正、治学严谨。截至2025年1月1日,项目主持人男性应当未满40周岁,女性应当未满42周岁,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和博士学位,未获得省级C类以上人才称号。

    (三)创新团队项目

    1.聚焦国家和我省哲学社会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重点领域的关键问题,为打造“三地一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安徽实践等方面提供强劲动能。

    2.具有优势特色学科、科研平台依托,具有良好合作基础和氛围、合理的专业和年龄结构、明确的任务分工。

    3.团队主持人应为我省社科研究领域一线全职人员,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凝聚能力,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从事团队的组织建设和科研攻关工作。

    4.团队主持人应具有正高级职称,有与团队研究方向相一致的前期科研、资政成果。原则上具有省级C类以上人才称号或获得过“江淮青年英才”“杰青”等省级人才项目资助。

    5.截至2025年1月1日,团队主持人男性申报人未满42周岁,女性申报人未满44周岁。团队成员由5—8人构成,其中未满40周岁成员占比不低于80%。

    三、学校推荐名额

    青年英才,不超过2项;青年俊才,不超过3项;创新团队,不超过2项。

    四、评审程序

    评审分为资格审核和专家评议,省社科界青年学者协会负责资格审核,省社科联组织专家评议,经公示后报省社科联审定实施。

    五、评估验收

    各类别项目实施期均为2年,原则上不得延期。项目实施中期由省社科联组织评估,计划期满进行验收。评估、验收条件依照申报书预期成果执行。

    各类别项目申报单位应据实填写“预期成果”等相关指标,确保符合实际,能够如期完成。

    六、配套措施

    项目一经实施,省社科联即同步配套省级课题支持。青年英才项目、青年俊才项目配套“省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课题”攻关项目各1项。创新团队项目配套“省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课题”攻关项目各2项。配套课题依照《省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课题管理办法》执行和管理。

    各类别项目申报单位应同步配套相应实施经费,其中青年英才项目启动经费为4万元、青年俊才项目为2万元、创新团队项目为10万元,后续经费根据需要及中期评估结果由申报单位研定。

    各项目期满验收合格,申报单位可按照相关财务规定给予一次性生活补贴。

    七、有关要求

    1.申报单位应根据自身实际,对照申报条件和有关要求组织申报,须确保项目实施、配套经费能够落实,并对申报材料真实性负责。

    2.未结项的项目主持人,不得申报;已结项的项目主持人,不得再申报同类型项目。

    3.申报材料包括《申报书》纸质版一式两份和对应电子版以及《2025年度“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优秀青年人才及创新团队申报汇总表》电子版和扫描版(签字盖章)。

    八、校内申报程序

    申请单位811日(周一)中午前将材料报送人文社会科学处,相关电子版发送至指定电子邮箱(rwskc@hfut.edu.cn),并确保电子版与纸质版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一致性(电子版报送材料打包后统一命名为:年份+单位名称+项目名称)。逾期不予受理。


    联系人:张老师    联系电话:0551-62901420

    办公地址:学术会议中心一楼科技服务大厅



    附件1: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青年英才项目申报书.doc

    附件2: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青年俊才项目申报书.doc

    附件3: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创新团队项目申报书.doc

    附件4:2025年度“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优秀青年人才及创新团队申报汇总表.xls

    关于2025年度“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优秀青年项目及创新团队项目申报的通知.pdf


    版权所有 © 2020 合肥工业大学 文法学院       学院地址 : 合肥市屯溪路193号      邮编:230009       联系方式:合肥工业大学56号信箱     电话及传真:0551-62902365   邮箱:wfxy@hfut.edu.cn